
当我们还在讨论2020年大经济兴盛还是贫瘠时,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各个行业的消费市场遭受断崖式的暴跌。
恒大研究院1月31日发布的一则《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》的报告,
餐饮零售额仅在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。
谁也没想到睡衣穿了一冬天,口罩成了年货和情人节礼物,
一夜之间线下门店全线按下暂停键...
当我们拉近烘焙行业的现实,
房租要付、原料要坏、工资要发,该怎么办?
很多人担心生存超过了生命安全,开始的一周焦虑到度日如年,真是一夜白了头啊,但办法总比问题多。
我们认识到这场疫情对烘焙业的严峻挑战,同时也可以重新审视自身的长期策略。

对国内部分财经类媒体的综合报道进行分析,我们可梳理出以下现状:
结合往年春节期间的市场行情,综合评估常规状态下餐饮行业、零售行业春节期间营业额约5000亿,但由于疫情影响较往年约有50%下降;春节假期往往是旅游行业的旺季,往年营业额接近5000亿但目前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几乎停摆。
此次新冠肺炎对餐饮、零售、旅游行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约达7000亿;而烘焙行业连锁终端企业是介于餐饮业与零售业的中间业态,也将会出现大批闭店的情况。
疫情之下经济趋缓对烘焙行业的增速有所影响,
企业如何升级布局,以应对“宅经济”下新的用户需求;
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又在哪里?
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。
据美团近日发布的《2020年春节宅经济大数据》显示,今年春节期间,“烘焙类”商品的搜索增加了100倍,酵母销量增长近40倍;“闲宅”激发了人们在家做蛋糕、烤面包的激情,烘焙食品突然被推向风口浪尖。
一、家庭烘焙需求大增,冷冻面团及烘焙原料零售化
疫情期间,自我隔离的宅家群众可没闲着,纷纷跟着抖音学习烤面包和蒸蛋糕;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“烘焙达人”,因为疫情大家对家庭烘焙热情高涨。当消费者在家烤面包变成一种常态,可简化烘焙DIY步骤的冷冻面团会被消费者更青睐。
二、烘焙企业深入思考,行业未来发展方向
给现烤产品穿上“外衣”烘焙门店现烤的产品,大多是陈列放置于半开放式的玻璃展柜中,顾客可自行拿取。这种自助的售卖方式虽为顾客提供了极大的选择自由度和便利性,但也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。面对疫情之后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与日俱增,烘焙门店也在考虑如何实现产品与顾客之间“零接触”。
三、加强产品研发,提升免疫迎合需求
这次疫情,大家对提升免疫力,降低基础疾病有深刻认知,这为烘焙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方向性。当消费者健康需求日益显著,烘焙企业也应尽行业之力,研发更能为人们增强免疫力,降低基础疾病的健康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。
穹顶之下,是等待淘汰?还是绝地求生?
在困难重重、举步为艰的当下,终端门店是选择被淘汰“退群”?还是选择寻找求生之道、进行绝地反击呢?每个中小型连锁饼店企业在面临这个抉择时,最常运用如下“求生之道”:
装修升级
投入资金对旧店进行装修风格升级,让门店有焕然一新的感觉,从而吸引更多人流,提升门店客流,提高营业额。
扩充门店面积
投入资金扩大门店经营面积,强化营业模式的多重组合结构;增加门店品类,品项、营业项目,增加销售机会,提升门店营业额。
开设新门店
重金投入扩张门店数量,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,强化局部范围的品牌影响力,通过品牌影响力促进消费者进店率与购买力,实现营业额的提升。
引进高端人才
重金投入从竞争对手、国内外知名成功企业引进高端烘焙人才;希望通过高端人才实现产品提升及差异化,带动门店的特色化、高端化经营,激发消费购买欲,增加客单价与客流量,提升门店营业额。
其实很多老板都有很明确可靠的想法,大家要减缓自身的焦虑,对抗疫情,应积极面对。无论情绪如何,都无法改变眼前的现实。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思考与行动。进行自救和互助。试着去打破原来的思维藩篱,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跨领域的合作。
自我隔离不等于自我放弃,在家依然可以“躬身入局”。借用别人的一句话:我们做实体店的,唯一擅长的就是坚持了。
直播预告
直播内容:
山川紫旋花
直播老师:曹老师
直播时间:今天下午7:00
大家准时进直播间互动吖
不见不散!